從兩個月前接到成大扶青團的演講邀請
我便非常煩惱我該講些什麼
這份邀請其實讓人受寵若驚
比我有更豐富巴黎旅居經驗的大有人在
巴黎相關的書籍也琳琅滿目
要怎麼完成生動的演講苦惱了我許久
在法國的生活中,瑪黑區讓人留下最多感情
瑪黑區的公寓也是我在法國居住最久的公寓
雖然破舊 卻非常溫暖
所以決定以當時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討論瑪黑




巴黎市中心(第一圈)其實面積不大
然而卻是人口密集度非常高的城市
以下以台北及高雄的人口/面積來做比較
巴黎  105 平方公里  人口 230萬
台北  272 平方公里  人口 260萬
高雄  153 平方公里  人口 151萬

巴黎的發展以正中心的聖母院(Notre-Dams)為零點向外擴張
並且分成20個行政區以蝸牛殼狀由1區連到20區
瑪黑區則泛指第3區及第4區緊連的一部份

圖中可清楚看到塞納河將巴黎市區一分為二
塞納河的下方為巴黎左岸,上方為巴黎右岸

瑪黑(Le Marais)的法文意思即為沼澤
在12世紀前都是一片沼澤荒蕪之地
之後才由聖僧兵團將沼澤的水抽乾而賦予瑪黑生機
16世紀亨利四世在孚日廣場一帶興建宮殿
從此豪門貴族才跟隨著皇室移入瑪黑,紛紛在此建蓋豪門宅邸
但隨著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遷宮與後來發生的法國大革命
讓瑪黑如日中天的聲勢跌到谷底,一度成為廢墟之地
直到19世紀因為工匠與猶太人的搬移進駐
瑪黑因而起死回生,而且更加多元化
如今形形色色的咖啡館、酒吧、時裝店、工作室林立,充滿迷人的能量




瑪黑區的公寓是我在法國最後居留的地方
也是居住最久的一個公寓
瑪黑區保留從中世紀以來的老建築
雖然此區的房價為巴黎較貴地段之ㄧ
能夠每天踏在古味磁磚、實木階梯上穿梭歷史
每一分多花的租金都是值得的




能夠居住在歷史古蹟中
要感謝法國政府在歷史建物維護上的用心
從1870年開始,巴黎便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城市發展規範
一百多年後,這套規範仍然被嚴密地執行著
這是由凱旋門所拍攝的香榭黎舍大道
望眼看去都是身高一般的歷史建物
凡高於37米的新建物都須經過政府核准
所以除了艾菲爾鐵塔及蒙帕納斯大樓以外
幾乎看不到超高大樓

就算是私人擁有的建物財產
住在歷史古蹟中就得遵行政府的城市規範
在做自家門面或窗戶翻新時也需經過核准
所以走在巴黎可以看到許多有趣的現象
常可看到店家門牌上的舊牌訪刻著"肉店"
裡面賣的卻是新朝服飾 ^^




這是我所居住公寓的旋轉樓梯
幾百世紀前的建築師"壓根兒"沒想過會有電梯這個新設計
所以舊建物中幾乎都沒有安裝電梯的空間
只有少數舊建物中可看到搭載限制1人(或兩人)的迷你電梯
小到兩個人同時擠進電梯時會有肚皮貼著肚皮而乾瞪眼的窘境
所以法國沒有電梯的公寓,通常是越低樓層越值錢

初到巴黎時我住在第1區一個沒有電梯公寓的最頂樓(7樓)
雖然省了不少租金
但出門下到一樓,才想起東西遺忘在家中時
反應都是"算了,放乎依去" ... 不想再爬一次7樓 ><




然而我住的瑪黑區一樓公寓
卻是相對便宜的一樓
法國房租除了有樓高的差別
房子內的陽光充裕度也主宰了房價
天氣不太好的歐洲 相對陽光就非常值錢
屋子有更多窗戶、更充足的陽光,價格就會越高
而我的房間只有一個光線微弱的窗戶
所以租金就相對便宜一點
然而我卻樂於陽光微弱的房間(在高雄我已有過多的陽光了><)
而且假日還可以安穩地睡到自然醒
這點法國人不太會懂 ~~




雖說是相對便宜的一樓
然而卻是相對較貴的巴黎地段
我的瑪黑區房間是24平方公尺(約7.2坪)
卻要每月610歐的租金(水電全包)
以當時匯率44來算,約台幣26000   
還好社會福利良好的法國政府提供學生住房補助
不管是法國或外國學生皆可提出申請
也因此省下200歐的房租費用

在有限的空間中就得做最大的利用  
我的房間區分成兩個小空間
一邊為客廳兼臥房(晚上才把沙發床打平)
另一邊為廚房兼書房(都在同一張桌子進行)
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
我還是很喜歡我的小窩
(我妹和朋友來巴黎玩時,我的房間曾擠了5個人 ><)




法國人除了愛情浪漫
生活中也充滿浪漫情調
而這樣的情調也是耳濡目染,互相傳染
也因此我學會在住家環境擺放盆栽
為生活增添更多綠意及新活力
目前我也收集了不少各式的蠟燭台
一些看似平凡的物件也能為生活製造浪漫




走在巴黎街上,到處都是繽紛花店
公車裡、電車上也時常可見拿著花束的男生
浪漫在生活中不段發生




與左岸同樣充滿文藝氣息的瑪黑
少了左岸文謅謅的姿雅作態
卻多了分藝術家的放浪性格
也因此瑪黑區吸引大批藝術工作者來此居住或成立工作室
所以住在瑪黑區還有另一項優惠
不經意的走在街上 卻常有意外的收穫
需多人家會將汰換的家飾或藝術品丟在門外供人自由索取
這張椅子就是我從三條街外搬回家的 :D




這顆人頭雕塑也是我從某藝術家人口撿回的
現在也展轉來到台灣 ^^




瑪黑區除了有高人氣的畢卡索美術館
生活中也常發生一些看似平凡卻很生動的藝術創作




街頭塗鴉是不被允許的
很多藝術創作者會連夜趕工
某個清晨某個街口,可能就會出現一個馬賽克磁磚藝術創作
巴黎總是充滿了無限新奇




瑪黑區處處工作室林立
不須邀請函 推開一扇門就是一個小型當代美術館




有著右岸時尚精品區的同質性
瑪黑區又多了一分藝術家性格
這裡吸引了許多獨立新銳設計師在此成立工作室
沒有shopping的打算, 也能從 window shopping 中獲得靈感




Vanessa Bruno 設計師以高雅姿態征服全球的法式迷戀
而她的工作室就是以瑪黑區出發




在瑪黑區也可以找到許多有趣的品牌
Comptoir des cotonniers(棉的衣櫃)就是一個以母女時尚為概念
強調母女可以一起在同家店享受購物樂趣
也可以母女互穿衣服 增添情感 ^^
更有趣的 他們的模特兒都是一對對素人母女
每季都會邀請真人母女為他們在伸展台上秀出品牌概念




而另外一個品牌 The Kooples 就是以情侶為品牌概念
也是找來一對對型男正妹作最真實的代言人
短短幾年間 就在巴黎時尚圈佔有重要地位




如果要以一個顏色來形容巴黎人的時尚
那一定就是Noir 黑色
巴黎街上清一色以黑色調為基底的時尚穿搭
雖然是單調的單一顏色
卻穿出百樣的穿衣風格




連狗也是黑色的 XD




藝術及時尚的瑪黑區可以看到許多秀氣的男生
而這裡也是巴黎著名的同性戀區




Rue Vieille du Temple一帶
同志與生俱來對美的敏睿度與放浪性格表露無遺
晚上同志酒吧熱絡了瑪黑的夜生活




這家麵包店 Legay Choc 也在巴黎盛名大譟
同志老闆的創新點子 讓遊客都忍不住把目光放在櫥窗上的"陽具"麵包 




另外瑪黑區也有多家精緻的糕點店
好喜歡一隻隻可愛又可口的小老鼠




另外瑪黑區也以特色咖啡廳誘惑味蕾
這家貼滿電影海報的茶店 Le Loir dans La Theière
每到下午便大排長龍
店內的客人都散發著藝術工作者的氣質




除了藝術的氛圍 他們手工現做的糕點決不會讓人失望離開




除了新銳設計師、同志、藝術工作者等性格
瑪黑區也多了一個猶太風情
19世紀 來自東歐的猶太移民客在此紮根
rue des Rosiers一帶隨處可見猶太教堂、猶太書店、猶太甜點和Falafel..等店
為這裡的猶太居民提供豐富的社交和精神生活




來瑪黑區別忘了來猶太區試試猶太美食 Fallafel



“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
好好浸淫在這場饗宴,一次旅行就是永遠。”   海明威


真的,巴黎有探索不完的元素
要花一個小時介紹瑪黑實在不容易
以上為演講內容的精簡版
雖然講到我嘶聲力竭 ,仍無法完整介紹 ><

更多資訊可參考相關文章

【時尚】Comptoir Des Cotonniers 母女時尚
【時尚】The Kooples 男男女女
【生活】我在瑪黑區的小窩
【巴黎】Le Loir dans La Theière 瑪黑區茶館
【巴黎】再訪 Le Loir dans La Theière 茶館
【巴黎】藝術時尚瑪黑區
【巴黎】瑪黑區購物
【巴黎】下午茶時間 散步在瑪黑區 
【時尚】Coton Doux 法式襯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yewed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